3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今日凌晨,苹果宣布推出自己的电视/电影流媒体服务,并邀请了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詹妮弗·安妮斯顿(Jennifer Aniston)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berg)等超级明星加盟,以克服竞争对手的领先优势。
苹果没有透露价格和发布日期,只是说Apple TV Plus将于今年秋季上市。它将以苹果的原创节目和电影为特色。
当然,在过去,苹果大多进入了规模相对较小、不发达的市场。相比之下,流媒体视频由Netflix、亚马逊和Hulu等大型服务公司主导,而AT&T旗下的华纳传媒(WarnerMedia)、迪士尼和康卡斯特(Comcast)等公司似乎每天都在向竞争对手低头。
一、流媒体行业介绍
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是指将一连串的媒体数据压缩后,经过网上分段发送数据,在网上即时传输影音以供观赏的一种技术与过程,此技术使得数据包得以像流水一样发送;如果不使用此技术,就必须在使用前下载整个媒体文件。
在网络上传输音或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主要有下载和流式传输两种方案。音频文件一般都较大,所以需要的存储容量也较大;同时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下载常常要花数分钟甚至数小时,所以这种处理方法延迟也很大。流式传输时,声音、影像或动画等时基媒体由音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的连续、实时传送,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只需经过几秒或十数秒的启动延时即可进行观看。当声音等时基媒体在客户机上播放时,文件的剩余部分将在后台从服务器内继续下载。流式不仅使启动延时成十倍、百倍地缩短,而且不需要太大的缓存容量。流式传输避免了用户必须等待整个文件全部从网上下载才能观看的缺点。
在日常生活中,流媒体主要应用在视频和音乐行业,例如爱奇艺、腾讯视频APP和腾讯音乐,国外的Netflix、HBP和Spotify。
流媒体视频行业主要提供内容视频服务,如电视剧、电影等,收入主要来自会员付费、广告收入为主,国内主要靠广告收入为主,国外主要靠会员付费。流媒体视频行业用户数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原创内容投入的驱动,2017年HBO营业成本为31.11亿美元,其中内容成本22.6亿美元,自2011年起,HBO内容成本占营收的比重稳定在约35%-38%。2017年,Netflix内容成本较上年增长14.09亿美元,内容折旧摊销62.58亿美元,以此测算内容成本占营业收入的54%,内容支出的净现金流出为89.06亿美元。2013-2017年Netflix内容成本占营收的比重稳定在50%-55%。
流媒体音乐行业主要提供音乐播放服务,收入主要来自用户订阅收入,主要成本是版权使用费。
流媒体后视镜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5年已有车厂推出流媒体后视镜产品,但囿于产品不够成熟等原因未能全面普及市场。随着产品方案的成熟,后视镜市场会有很大的转折,流媒体智能后视镜产品将成为主流。
二、音乐流媒体
国内流媒体音乐平台主要包括 QQ 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等,以免费增值模式为主。其中,2016 年 7 月 QQ 音乐与中国音乐集团(海洋音乐)合并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凭借旗下 QQ 音乐(市占率 40.7%)、酷狗音乐(市占率 25.4%)和酷我音乐(市占率 10.0%)三大平台,成为国内流媒体音乐行业的核心玩家, 合计市占率达 76.1%。此外,网易云音乐凭借独特的产品调性和成功的营销推广,在行业中走出独特发展路径并拥有大批核心粉丝,市场份额达 15.6%。
图1:知名音乐流媒体平台市场份额占比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
音乐作为一种高频娱乐需求,用户规模庞大,用户活跃度高。截止 2018 年 6 月,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 5.55 亿,较2017年末增加673万,占网民总体的 69.2%。 音乐消费具有明显的场景化特征,用户更偏好在早晚高峰上下班路上及午休时间听音乐,且与看新闻、工作学习、做家务等场景兼容。因此,音乐是一种高频、长时间的娱乐消费方式,约83.4%的用户单次听歌时长在半小时以上,41.8%的用户甚至达 1 小时以上。
音乐产品的上述属性和特点,决定了其被其他娱乐方式替代的可能性较低。根据数据,尽管受短视频、手机游戏等替代娱乐方式的争夺,但在线音乐的渗透率仍在提升, 2018 年 7月在线音乐用户渗透率达 70.6%,同比提升 9.1pct。 同时,从行业整体的 MAU 数据看, 虽然 2017年 7 月至 12 月短视频行业 MAU 从 1.9 亿上升至 3.3 亿,但对流媒体音乐并未产生产生明显冲击,同期流媒体音乐行业 MAU 从 5.2 亿提升至 5.4 亿。
但在庞大的用户基数和较强的用户粘性下,国内流媒体音乐行业的付费渗透率仍较低。2017年末腾讯音乐付费用户数仅为 1700 万,用户付费率 2.8%,显著低于海外 Spotify 43%的付费率,且与国内数字阅读(阅文集团 5%)、流媒体视频(爱奇艺 12.7%)等行业相比亦偏低。
三、视频流媒体
从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时长TOP10行业看,在线视频用户总时长排名第二并仍保持快速增长;同时,观众从电视端向网络端转移的趋势仍在持续,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6.09亿,占网民总体的76%;2017年网络视频用户规模5.65亿,用户使用率为75.2%。与2016年底相比,用户规模增长2026万人,增长率为3.7%,增速超过整体网民,增速明显提升。相当于每天有11万新增视频用户。
腾讯视频、爱奇艺和优酷处于第一阵营,2019年1月腾讯视频和爱奇艺月活数分别为48234万人、50917万人,优酷月活数约42222万人;芒果TV等处于第二阵营,月活数约5957万人。
图9:2019年1月知名视频流媒体平台活跃人数
用户规模高速增长,在线视频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7年在线视频市场规模高达593.8亿元,同比大涨60%。其中,用户付费市场规模达到140.8亿元,同比增长16.7%。
四、流媒体后视镜
以往的后视镜产品走智能化路线,仅相当于将手机做成后视镜的形式,未能真正考虑到后视镜作为车载电子产品的功能要素——后视。而流媒体后视镜,旨在取代传统的光学后视镜,让司机可以看到车后更大角度、更清晰的画面。流媒体后视镜的可视角能达到80-140度,而传统的光学后视镜可视角仅为18-20度,这是后者先天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流媒体后视镜可以添加夜视、防强光等功能。夜视功能使得驾驶者在弱光条件下也能看到清晰的后方画面;而在面对强光、如被后方车辆的远光灯照射时,通过算法压制强光,驾驶者能看到清晰的画面,不再是光学后视镜面对远光灯的无力。毫无疑问,流媒体后视镜产品对汽车安全以及后视的体验,相对于光学后视镜,是一次非常大幅度的升级。
至于成像,老规矩还是直接看样张说话。流媒体摄像头不仅是摄录视频,而是将视频画面实时显示在屏幕上,这样一来就消除了后排坐人时对镜面光线的遮挡,改为直接显示后车的实时影像,这样的技术不仅实用,而且还扩大了光学镜片的视野限制。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前后摄像头的画面延迟非常低,前摄像头主要用来录像,所以画面有延迟问题不大,但是后摄像头毕竟是用来显示后视画面的,延迟大的话就是去了流媒体的意义。
“车联网的脚步愈趋愈紧,在车载产品中,车机中控与后视镜有可能成为车联网流量的入口,而我更倾向于后者。”
从车联网的角度来讲,后视镜在车的前上方,天线外显,后视镜的位置没有任何的干扰,信号质量得到保障。再利用汽车前后的摄像头,流媒体技术以及ADAS算法,它能实现作为汽车眼睛的辅助驾驶安全功能。所以在后装的情况下,后视镜十分适合作为车联网流量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