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众传媒

合众传媒:不以“真正到达”为目的的广告都是耍流氓

cmdaily cmdaily 发表于2021-02-05 10:53:38 浏览25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在19年的《对白》栏目中,发起人白岩松的一则言论令人印象深刻,他首谈媒商,直言“不以到达为目的的传播都是耍流氓” ,强调新闻工作者不能只以出发为目的,要尊重传播规律,加强语言表达能力,从讲道理到讲故事,以真正到达为目的。

\

那对广告人和广告客户来讲,什么才是好的传播呢?我认为,到达仍然是最重要的一环,一切不以“真正到达”为目的的传播都是耍流氓!

消费者每天能接触到海量的广告,户外、广播、互联网,而记住的、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几个?

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竖块牌子,流量有了,但又有几个人能抬头仔细 观看广告内容呢?

在微博或朋友圈做个广告,覆盖有了,但广告是被一秒划过还是仔细点击阅读呢?

我认为:在广告宣传内容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衡量广告真正到达的指标可以简化为二:

① 广告接触频次

某些广告极富创意,或产品极具特色,自然能令消费者一眼就记住;

但反观市面上的广告,大多是相对中庸的设计,加上产品本身同质化严重,确实很难在众多信息中突出重围;

这时,就要求广告一定要有【反复记忆】的作用,如何增加反复记忆?自然是增加接触频次,说得多、看得多,自然就记住得多。社区媒体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99%的消费者每天都会回家,而社区主干道、楼栋电梯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每天至少要经过2次,加上取快递、遛娃、夜跑等活动,出入频次就大大增加;

尤其是消费者对电梯横媒体的接触,更是可达到日均8次以上,占据了这个核心场景空间,再乘以数倍的高频接触,自然广告的“关注度” 就大大增加。

【合众传媒-- 电梯横媒体、 社区联排灯箱 合作实景案例展示如下:】

\
\

② 广告阅读时间

许多广告主投放广告的时候,多关注流量,以为流量够大,广告效益就到了,比如客流量、曝光率等,但忽视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广告阅读时间。

在APP开屏、视频网站上植入广告,性子急的消费者会0.01秒点跳过,性子不急的消费者会停留一下,但观看心情并不会很好、直接影响品牌好感;

在人流密集的马路上、车站里竖块牌子,高峰期的人流量够了,但消费者匆匆赶路,有谁会专门停下脚步,仔细看看广告画面在说什么呢?

一晃而过的广告,真正到达消费者心智了吗?

我认为,在海量信息的当下,消费者对广告的阅读时间非常重要。

大多数人乘梯的时间,需要30-60秒,电梯是封闭空间,手机信号有限,为了打发时间,自然会统一面向前,阅读横在眼前的这幅画面,而30秒的时间,足够他们了解广告内容,加上每天至少2次多则8次的阅读频率,广告内容自然能牢牢植入消费者心智;

而社区联排,一组4幅,无论是走路还是骑车开车经过,也要在这80米的路段中看到4次、阅读4次,较之单一灯箱画面,自然能令消费者更加记得住;

另外,社区户外是日复一日的高频接触,这两点就有效保证了广告的真正到达。

【合众传媒-- 电梯横媒体、 社区联排灯箱 合作实景案例展示如下:】

\
\

小结

做有效广告,让广告不再一闪而过!

一切不以“真正到达”为目的的广告都是耍流氓!

----作者:合众媒体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