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苏首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县区,淮安市洪泽区抓住机遇,先行一步,率先建成全省首家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融合政策的践行者,创新发展的推动者,洪泽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洪泽特色”的融合之路。
第一步,建优平台打基础。媒体融合,平台先行。洪泽把平台建设作为融媒体中心的基础工作抓早建优。量身开发系统。对接专业机构,量身定制洪泽融媒体系统平台建设菜单,一步到位开发融媒体中心系统平台。去年11月,全省首个标准化县级融媒体系统平台在洪泽建成。打造全媒平台。依托荔枝云平台,构建洪泽融媒体中心“专属云”平台,打通原有的采集系统、编辑模式不兼容等技术壁垒,实现一个平台、全媒共享、全员共用;围绕“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创建全媒体生产内容管理系统,实现“多来源汇聚、多媒体生产、多渠道分发”;突出移动优先,精心开发设计移动客户端,做好内容文章、特色文章、青年文章和服务文章,打造覆盖全面、特色鲜明、用户依赖、网民喜爱的移动平台。强化服务功能。注重服务功能的增强和拓展,接入政务服务,打造政务办理客厅;接入便民服务,打造便民服务大全;接入民意诉求,打通联系群众管道。开展政务服务系统重点研发,探索融媒体平台与政务服务一张网的融合路径,力争实现便民查询、掌上办事、政民互动融合为一。
第二步,整合机构聚力量。坚持功能只强不弱、编制只多不少、经费只增不减、设备只优不差、场地只扩不缩,做强做大做壮融媒体中心。推进机构融合。策应县级机构改革,完成了洪泽区广播电视台、洪泽区宣传信息中心整合,正式组建洪泽区融媒体中心,实现了人员集合、办公集中,实现报、台、网、微、端同步生产,形成县域媒体宣传的“”,融媒体中心进入实质性运行探索阶段。优化内部运转。按照融媒体运行规则,减少管理层级,重新创设内部科室,将原先分散在相关部门的近20个科室,归并设置策划指挥部、新闻采访部、信息编辑部、重点项目部、技术保障部、经营发展部、行政后勤部和文明实践部。重构策采编发网络,再造策采编发流程,形成符合新闻规律的运转架构。强化前线力量。改变县域媒体分头采访、分散传播格局,推行一组记者、全媒采集,提升工作效率。聘请专家团队策划包装,集中优势兵力,集聚优质资源,打造一个客户端和一个微信公众号,让“洪泽声音”唱得更响、传得更远。
第三步,深化改革强动能。强化改革意识,着力探索符合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的体制机制,推动融媒体中心优质高效运转,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从任用为聘用、从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和契约管理为核心的用工机制改革;逐步打破现行在编人员、编外人员及合同用工人员的界限,建立新型的用工机制,不断完善以管理岗位竞争上岗、普通岗位双向选择上岗为重点的用人机制;建立“管理岗位通道”和“业务岗位通道”,为所有上岗人员在不同岗位上发挥才能、建功立业、晋级加薪创造机会和平台;鼓励和支持运用市场方式,灵活确定招聘方式,柔性引进媒体融合方面专业优秀人才;与上级媒体共建融创工作坊,培养骨干,创作精品。探索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按部门、按岗位制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对部门和员工工作业绩和综合能力评估的依据,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符合现代传媒特点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保障县级融媒体中心履行职责基本经费的同时,财政部门统筹利用相关渠道,探索采取财政拨款、项目补助、引导资金、以奖代补、政府购买等多种形式,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和运营;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优先承建和参与本地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将可以开放的数据、信息、服务优先向县级融媒体中心开放;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承办本地商务、会展、节庆等活动,用活动开发市场、吸引用户。